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
设置本课程是为了充实应考者在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为培养其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打基础。
本课程是在心理学基础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考生较系统地掌握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较深入地将心理测评与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结合起来,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的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管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心理测评概述
(一)课程内容
本章阐述了心理测评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指出心理测评在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中的作用,并详细介绍了心理测评的测验技术和非测验技术。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心理测评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了解心理测评在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中的作用,掌握心理测评的测验技术和非测验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心理测评的定义; 学生心理档案的概念;心理测验的定义;项目分析的含义;信度的概念;效度的概念;观察法的概念;访谈法的概念;问卷法的概念
2、领会:心理测评的三个特性;心理测评的功能;心理测评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心理测验的兴起;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对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心理评估三种非测验技术的优缺点
3、应用:心理测验的质量评估(包括项目分析、信度评估、效度评估)
第二章 中小学生能力测量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能力测验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产生的背景,并介绍了一些影响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测验。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产生的背景,掌握能力测验的理论基础和一些影响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测验。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智力二因素论、智力多因素论、智力层次理论的含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的含义;能力倾向的含义。
2、领会:智力的可变性与稳定性;智力测验的产生;能力倾向测验的产生;特殊能力测验的产生
3、应用:比纳—西蒙量表、韦克斯勒量表和瑞文推理测验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学术能力倾向测验、分辨能力倾向测验和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音乐能力测验、美术能力测验和机械能力测验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
第三章 中小学生人格测量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气质测验和人格测验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自陈量表、投射测验和人格评定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格测量形式及目前常见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格测验。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气质测验和人格测验的理论基础,掌握自陈量表、投射测验和人格评定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格测量形式及目前常见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格测验。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人格的含义;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的内涵;奥尔波特的特征理论的内涵;自陈量表的含义;投射的含义及其基本假设;投射测验的含义;评定量表的含义;数字评定量表、图表评定量表和标准评定量表、强迫评定量表和检核表的内涵
2、领会:关于气质的理论发展;关于性格的理论发展;气质与性格的界定对中小学教育的意义;自陈量表的问题及其现有的解决方法;投射测验的问题及其现有的解决方法;人格评定的问题及其现有的解决方法
3、应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气质类型问卷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和逆境对话测验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萧孝荣品质评定量表和心理适应性评定量表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
第四章 中小学生兴趣、态度和价值观测量
(一)课程内容
本章阐述了中小学生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及测量方法,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兴趣、态度和价值观测验。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小学生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的内涵,掌握中小学生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的特点和测量方法,以及目前常见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兴趣、态度和价值观测验。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兴趣的含义;态度的含义;价值观的含义;阿尔波特和费农的价值观类型
2、领会:兴趣的形成及中小学生兴趣的特点;中小学生兴趣测量方法(观察法、谈话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含义与操作;态度与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关系及中小学生态度的发展特点;学习态度的培养;态度测量方法(行为观察法、投射技术、评定法和态度量表测量法)的含义与操作;中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价值观测量方法(作品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量表法)的含义
3、应用:斯特朗—坎贝尔兴趣问卷(svib—scii)、库德的兴趣问卷和职业兴趣调查问卷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明尼苏达学校态度调查量表、中学生学习方法测验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价值观研究量表和青年价值观自测问卷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
第五章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
(一)课程内容
本章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含义和重要性,探讨了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及理论观点,介绍了目前已有的一些针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化测验。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内在机制、理论观点及重要性,掌握目前已有的一些针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化测验。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心理健康保护策略(包括反向作用、压抑作用、文饰作用、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转移作用、补偿作用、升华作用、正视作用)的含义
2、领会:心理健康内在机制的理论观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冲突理论、阿德勒的缺陷补偿理论、霍妮的焦虑理论、艾里克森的自我概念发展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不协调理论);心理健康诊断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3、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使用(包括测验内容、适用范围、实施形式及其优缺点)。
第六章 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一)课程内容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原则和一般程序,并详细论述了小学生和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使用。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原则和一般程序,掌握如何建立和使用小学生和中学生心理档案。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的内涵。
2、领会: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重要意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一般程序
3、应用:如何建立和使用小学生心理档案;如何建立和使用中学生心理档案。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识记”、“领会”和“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记住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2、领会:要求应考者在记住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基础上,能够领会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3、应用: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地理解和应用有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二)自考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陈雪枫、刘科荣、宇斌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应用课程,综合应用性强、内容多,有一定难度,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本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思考,这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悉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考试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20%;“领会”40%;“应用”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个档次:易、较易、较难、难,这四个档次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与举例
一、填空题
1、心理测评的非测验技术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和 。(问卷法,p18)
二、选择题
1、适用于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估的测验是( )。(c,p150)
a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b 艾森克人格问卷
c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d 罗夏墨迹测验
三、名词解释
1、心理测评
(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p2)
四、简答题
1、简述智力的可变性和稳定性。
(一方面智力是可变的,智力会随着年龄而增长,大致表现为:在十二三岁以前呈直线上升趋势,13岁后开始减慢;个体智力水平与其智力发展速度及停止年龄密切相关;智力发展高峰期存在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智力又具有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个人的智力在其相应团体中的相对位置长时期内保持稳定。p27~28)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心理测验进行质量评估。
(通过预测获得预测团体在每道题目上的反应结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项目分析。主要对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分析;2、信度评估。依据实际情况对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或评分者信度进行评估;3、效度评估。依据实际情况对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构想效度进行评估。具体方法要展开。p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