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纲1208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9772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专题
江苏教育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门专业课,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征。该课程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选用教材共有十五章内容,包括五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述——总论(第一章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历史前提和制度准备(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理论依据和指导(第五章到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线,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目标:使大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能力目标:使大学生培养起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密切相关的理论课程。考生必须在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考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二)学习要求
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进程。
2.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指导作用及内在联系。3.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二)学习要求
通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过程的学习,明确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理解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意义,掌握思想解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3.重点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本章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学习中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哪些艰辛的探索?有哪些经教训?搞清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
2.充分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准确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主要特征。
2.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3.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理解改革是全面改革。明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提高驾驭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理解我党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
3.掌握改革开放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掌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2.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3. 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重要性,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与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区别和联系,能够正确评价社会主义的民主、自有和人权。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2. 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掌握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3. 重点掌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2.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3.掌握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其意义,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深入领会“改善民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和任务。
3.重点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其意义。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丰富和发展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及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坚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准确把握当前党中央对台政策。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产生的历史过程。
2.掌握新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重要发展。
3.重点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掌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重点掌握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涵、依据和意义,把握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张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巩固和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正确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钢铁长城和重要的建设力量,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事关能否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3.掌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中国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
2.理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3.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意义。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理解”、“掌握”、“重点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理解: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林归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重点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一面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及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示例
一、 选择题
如: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 d.机遇与挑战
二、填空题
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二、 名词解释
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 简答题
如: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 材料分析题
如:十六大报告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请据此分析发展的内涵。
五、 论述题
如: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意义?